面對王策的問題,李縣令嘆息著說道:“縣城的庫房里,還有五支火槍,但那東西用處不大,守城的時候勉強能嚇唬嚇唬敵人而已。”
王策迫切地說道:“走,帶我去看看!”
李縣令不由得翻了個白眼。
作為文官,李縣令很少去管理具體的事務(wù),更加不愿意去擺弄那些刀槍武器。
但是看王策的臉色,恐怕是一刻鐘都不能等了。
李縣令和管家在前面領(lǐng)路,王策和幾個戰(zhàn)士跟在后面。
打開庫房之后,管家將五支火槍捧出來,放在王策面前的桌子上。
燈籠的光線下,王策看了看那幾支火槍,不禁大失所望。
在穿越之前,王策聽說過明朝的火器。
什么滅虜炮、小信炮、快槍、三眼銃、虎蹲炮、一字小炮、百子銃等等,名目和花樣多得很。
在后世的各種影視劇里面,大明的火器也是神一般的存在。
但事實上,王策面前的這幾個火器,更應(yīng)該稱之為火銃。
這五支火器的槍管又細又長,打出來的彈丸也許能有一百米以上的距離,但是由于動能不足,殺傷力極其有限。
王策詢問有沒有三眼銃之類的武器。
李縣令郁悶地說道:“那種東西在邊關(guān)才有,安平縣又偏僻又貧瘠,哪來的那種火器?”
王策擺弄著手中的火銃,他又問道:“城里有沒有制作火銃的工匠?”
李縣令覺得煩不勝煩,他耐著性子說道:“縣城里有一個趙鐵匠,他帶著自家婆娘,還有一個兒子、一個學(xué)徒,就住在府衙邊上的鋪子里,縣衙的各種兵器和火器,都是找他維護與修繕。”
王策大喜:“快,帶我去看看!”
李縣令郁悶地說道:“我讓管家去喚他過來吧?”
王策搖搖頭:“不行,我們現(xiàn)在就過去!我正好去瞧瞧他的鐵匠鋪!”
李縣令氣得差點拂袖而去,但又不敢造次。
一行人離開庫房,來到了趙鐵匠的鋪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