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來眾人的估計沒錯,王策對孫傳庭的印象很好,但在孫督師的眼中,王策這支軍隊,只不過是山賊和叛軍組成的烏合之眾。
至于什么白水大捷、什么殲敵無數(shù),也不過是孫世瑞被蒙蔽之后的胡言亂語。
明軍推著那些車輛緩緩靠近,手里拿著火把,隨時準備點燃車輛。
明軍所站的位置是上風(fēng)區(qū)域,那些干柴和茅草被點燃之后,大量的煙霧會熏得天策軍睜不開眼睛。
雙方距離五十米左右,天策軍這邊的火炮開始射擊了。
碗口銃雖然名為“銃”,但其實是一種威力巨大的輕型火炮。
只是碗口銃的炮管前端像是碗口一般,所以才叫做碗口銃。
明軍的碗口銃并不輕便,而天策軍的碗口銃因為適應(yīng)了精煉鋼鐵,所以強度和輕便,都要比明軍的強。
隨著戰(zhàn)士們點燃引信,一發(fā)發(fā)炮彈朝著明軍飛去。
這種生死關(guān)頭,可沒有人考慮什么陣營關(guān)系,只管將炮彈砸出去就是了。
三輛火攻的推車被炮彈擊中,車上的木柴朝著四面八方亂飛,把周圍的明軍步卒放倒了二十多人。
但明軍也不甘示弱,立刻點燃了火攻車。
一輛輛推車上冒起熊熊烈焰,被明軍推著,朝堡壘這邊跑來。
這些火攻車的氣勢很強悍,明亮的火焰、滾滾的濃煙,看起里能燒毀一切。
但明軍士兵卻忘記了一個總要的問題:想要燒毀敵人,就需要把火種貼近目標(biāo)。
天策軍的戰(zhàn)士們端著火槍,將推車的明軍士兵們悉數(shù)擊倒。
雙方距離比較近,火槍手的子彈打得又快又準。
而明軍這邊的士兵損失慘重,他們也顧不上火攻車了,轉(zhuǎn)身就往回撤退。
在明軍的陣列中,十幾個負責(zé)執(zhí)行軍法的騎兵飛馳而來。
執(zhí)法隊手中的鋼刀和大斧狠狠的劈砍下去,讓臨陣脫逃的明軍紛紛倒在血泊之中。
在堡壘前方的空地上橫七豎八的倒著六十多具尸體,還有那熊熊燃燒的火攻車。
看到這一幕,在遠處觀戰(zhàn)的孫傳庭嘆了口氣。
孫傳庭是打算見一見王策的。
雖然王策應(yīng)該是山賊出身,但既然能夠得到兒子的推崇,并且橫掃慶陽府、白水城的各方勢力,能力肯定非同小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