陛下行事如此周密,自己為何不能挺身一戰(zhàn),肅清朝綱?
激將法啊?還真是。
武將們大多是糙漢子,這一激,激出了悍勇兇性。
“唯死戰(zhàn)!”
一個個拱手抱拳,呼喝聲震動了整座大殿。
群臣之中的方良,微微低頭。
他人群中心中暗嘆,果然楊燁早已計劃好一切。
激將法用得如此水到渠成,自己落入陷阱。
這等激將法一出,武將必定死戰(zhàn),歷數(shù)數(shù)朝,還沒有哪個帝王不戰(zhàn)而逃,就是那前朝的亡國之君,也是力戰(zhàn)不敵后才逃亡。
可方良仍舊很堅定。
逆天而行,終歸會失敗的。
寧王的城外叛軍,不過是掩飾。
而他隱藏的門客,與北門守將等人手中在安京城內(nèi)的兵馬,才是真正殺招。
更有無劍道和獸神道兩大仙道門派的支持。
只要楊燁誤以為叛軍只在城外,將兵馬分散到安京四門,皇宮守備必然空虛。
到時候,便能一舉攻下皇宮。
擒賊先擒王。
而后援兵抵達安京,自己已經(jīng)除掉了楊燁。
到時候?qū)幫跄贸鱿韧踹z詔,便能名正言順坐上王位,想來也有不少對天命之論感到反感的諸侯贊同自己。
方良在心中嘆了口氣,自己這個弟弟,雖有計謀,但真的是太理想化太天真了。
他又怎么不知道天命與皇權(quán)對立?可想讓皇權(quán)大于天命,絕不是一朝之功。
如果是一個手段激進的君王,倒是有可能做到,可楊燁
已經(jīng)到這種地步了,明明知道線索,卻不上府邸抓人,只是以烽火將賊人逼出。
即使有造反的想法,只要沒有實施,就留有余地。
楊燁太天真太仁慈了啊!這可是反賊??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