短短十日,大軍便已兵臨遼河!
高句麗方面,竟是三日之后才驚覺唐軍壓境!守軍魂飛魄散,慌忙飛報王城。
高句麗王得報,卻無半分慌亂。與前隋多次大戰(zhàn)的經驗,早已教會他如何應對!如今,尚有七十萬隋朝俘虜在其境內服苦役呢!又有人送上門來,他求之不得!此戰(zhàn)之后,俘虜怕是要突破百萬之數!連百萬大軍他都擋得住,何況大唐區(qū)區(qū)五萬之眾?
高句麗王從容下令:先開啟上百座行進堡壘,再遣重兵扼守遼河天險與千里長城!鐵仁五城即刻進入全面戰(zhàn)備!最后,于丸都城及鴨綠江一線布下最后一道鐵壁防線!
環(huán)環(huán)相扣,看似天衣無縫。
高句麗篤定大唐必如隋軍一般取道北部山區(qū),故將當年對付隋軍的策略原封不動地搬了出來!其防御重心,盡數壓在北部崇山峻嶺之間!
李世民得此軍情,激動不已!他反復翻閱陳迎新所贈那本薄冊,連連拍案叫絕!
高句麗果然如陳迎新所料,依舊在用那套老掉牙的招數!
侍立一旁的長孫無忌見狀,疑惑問道:
“陛下,何事如此開懷?”
李世民龍顏大悅,朗聲笑道:
“此乃克敵制勝之錦囊妙計也!”
長孫無忌只當陛下說笑,又問道:“未知陛下欲如何進兵?”
李世民斷然道:“命李績率部,自北面強攻!”
此言一出,眾將皆驚,紛紛勸阻:
“陛下!萬萬不可??!”
“高句麗在北部早有重兵埋伏,嚴陣以待!”
“縱使我軍有大炮之利,然山勢險峻復雜,實不宜強攻!”
“還請陛下三思!”
李世民卻不理會,轉而問向李靖:“藥師,你以為如何?”
李靖拱手肅然道:“啟稟陛下,臣雖不明陛下深意,然陛下如此決斷,必有驚世之韜略!”
在李靖看來,陛下的統(tǒng)兵之才絲毫不遜于己。陛下身經百戰(zhàn),豈會犯那等淺顯之誤?
李世民微微頷首:“朕如此安排,自有道理!”
“李績!”
“末將在!”
“著你率一萬重騎,五千輕騎,于北線佯攻兩日!”
“兩日后,繼續(xù)向北推進五百里!”
“陛下……”李績眉頭微蹙,“北上五百里已入深山,重騎難以施展,不若予末將一萬輕騎?”
李世民目光如炬:
“此去,無需殺敵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