短短半日,安市城血流成河。
高句麗王亦被斬于陣前。
此役,陣斬敵兵三萬有余,若算上難以計數(shù)者,最少十萬之眾!
繳獲戰(zhàn)馬六萬匹,牛羊十萬頭,戰(zhàn)甲兩萬余套,更有無數(shù)兵刃與珍寶!
而大唐將士折損不足三百!
此戰(zhàn),又是一場酣暢淋漓的大勝!
李世民下詔,將安市城更名為安州,設(shè)立安州都護府。命程咬金為都護,率一萬兵馬安撫遼東。
戰(zhàn)事一畢,高句麗舉國震怖。后方的黃城、銀城守軍,聞聽安市城陷落,盡皆魂飛魄散,棄城而逃。方圓百里,再難覓高句麗人蹤跡。
至此,高句麗全境盡歸大唐!
李世民做的第一件事,便是取了一袋安市城的稻米。他命快騎攜此米與一封急信,星夜兼程送往長安,交予房玄齡。
信上僅有一行字:
“速將此米送予陳迎新,告之:鮮美無比!”
十日后,戰(zhàn)事徹底終結(jié)。
大唐連破高句麗城池十八座,斬敵二十萬,繳獲戰(zhàn)馬十萬匹,牛羊五十萬頭,珍寶兵刃不計其數(shù)。
反觀唐軍,代價微乎其微:傷亡不足千人,戰(zhàn)馬折損萬匹。所獲金銀珠寶正運往長安,半月內(nèi)可抵。
李世民在高句麗故地設(shè)置九都督府、五十州、一百二十縣,并設(shè)安東都護府統(tǒng)轄。
大唐疆土陡增二十萬平方公里,高句麗徹底納入版圖!
凱旋之師踏上歸途,將士們意氣風(fēng)發(fā),心情暢快無比!此一戰(zhàn),打得痛快!贏得酣暢!
程咬金聲如洪鐘:“陛下!如此大勝,依老規(guī)矩,回去定要好好慶賀一番!”
“那是自然!”李世民豪邁笑道,“回京后,朕在太極宮設(shè)宴,痛飲三天三夜!所有人不醉不歸!”此役大破高句麗,解了他多年心腹大患,更以極小代價盡收遼東,這份榮耀,必將在青史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。
長孫無忌忽道:“陛下,臣以為即刻慶功,尚有一處不妥。算算日子,征討吐蕃的將士也快凱旋了。不如多等幾日,一并慶祝?”
“等啥!”程咬金晃著腦袋,一臉得意,“侯君集、牛進達那兩個孬貨,打個半殘的吐蕃,竟耗了數(shù)月!咱們晚出發(fā)都回來了!”
“話不能這般講,”長孫無忌笑道,“吐蕃地勢比遼東更為復(fù)雜,各城相距遙遠(yuǎn)。若非為了一舉蕩平,我軍將士早該回師了?!?/p>
李靖頷首贊同:“此言甚是。前些時日快馬來報,侯君集正押解吐蕃繳獲的金銀財寶歸來,故而耽擱了些時日?!?/p>
李世民一聽“金銀珠寶”,立時問道:“可有具體數(shù)目?”戰(zhàn)利之豐,嘗過甜頭便難以忘懷,縱是天子亦不免俗。此番征高句麗,繳獲雖未清點完畢,僅目之所及已逾千萬貫!足抵此番軍費。若吐蕃那邊再有收獲,總計怕能突破六千萬貫!大唐國庫又將充盈!
“信中未提。”李靖如實道,“侯君集只言,要給陛下一個天大的驚喜!”
李世民聞言朗笑:“甚好!朕就等著他這個驚喜,看看能否讓朕也大吃一驚!”
“陛下,”楊江拱手道,“臣昨日與工匠們商議整晚。陛下先前提及的填平遼河之事,可以施行。只是……需大量人手?!?/p>
李世民一聽可行,大手一揮:“人手現(xiàn)成!此戰(zhàn)俘獲高句麗人甚眾。朕撥你二十萬,可夠?”
“足矣!”楊江點頭,“臣三年之內(nèi),定將遼河填平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