街道西側有一座青瓦白墻單層建筑,掛著德順堂藥鋪的招牌,幌子上寫著“地道藥材,童叟無欺”。
南大街的青石板在晨霧里泛著冷光,小石頭引著馬車緊貼永泰昌錢莊的滴水檐走。
“可算到了!“林永年從永泰昌錢莊的鎏金匾下疾步迎來,“路上沒遇見剪徑的吧?”
“大少爺,一路平安”張二笑著回他。
馬車內(nèi)的老林頭,聽到外頭的動靜,探出車廂,對林永年招下手,林永年默契的爬上馬車。
在車里,老林頭把梅瓶及首飾給他看一下“族長交待這些都當了,全部買糧運回山里?!?/p>
林永年點頭“現(xiàn)在回店里,你們這幾天辛苦了,先去休息。剩下的事我來辦,需要兩天?!?/p>
一行人沿南大街徐行。
綢緞莊前正卸貨,月白杭綢從騾車傾瀉如瀑,驚得蹲在檐下啃驢肉火燒的腳夫直蹦,滾燙的肉汁濺在青石板上,騰起混著茴香味的白氣。
茶攤伙計拎著銅壺穿梭,茉莉香撞上隔壁炒貨鋪的椒鹽瓜子味,竟勾出股奇異的茶香瓜子味。
隊伍拐進府前街,街面上的喧鬧忽地沉了三分。
府衙新漆的朱門掛著半截紅綢,底下已經(jīng)露出“民國萬歲“的石灰標語。
衙役拎著漿糊桶貼告示,驚飛了藥鋪檐下晾曬的陳皮,橘香混著騾馬糞味直往鼻子里鉆。
鼓樓街的喧囂是順著風來的。
先是聞見桐油混著羊湯的膻,接著是鐵匠鋪淬火的滋滋聲,最后才看見晉昌布行的三疊檐幌子。
靛青緞面繡金線,在穿堂風里翻卷如浪。
一個正在給主顧量身伙計,發(fā)現(xiàn)林永年一行,忙喊“東家回來了!“,門內(nèi)另一個伙計,忙走出來,引導老林頭一行把馬車和馬牽進后院安置。
“東家回來了!“撥算盤的賬房先生從柜臺后探出頭來,“有什么吩咐?”。
“客人先安排到旁邊的客棧安頓好”
“好的,東家”
-----------------
林家村林宅
林硯正跟爺爺匯報自己的“豐功偉績”,還順便提了個要求:“我要造個鷹房”。
林廣福當然沒意見,心事重重的他,也沒空陪他,直接叫林硯去村里的工坊找主事趙卯子。
“卯子師傅“稚嫩童聲裹著成年人的沉穩(wěn)。
趙卯子從凍裂的紡車架前抬頭,見是林硯,忙站起來問。
“硯哥兒,找我有事”。
“鷂兒叔,答應我開春要給我摸只老鷹,我想造個鷹房,你會造嗎?”
“爺爺忙,叫我直接來找你?!绷殖幰荒樥?jīng)的說。
趙卯子皺著眉頭“鷹房?我想想怎么個造法?!?/p>